蝴蝶兰
一般指蝴蝶兰(兰科切花类花卉),更多含义请参阅 蝴蝶兰(多义词) 。
蝴蝶兰于1750年发现,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台湾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湾出产最多。蝴蝶兰属是著名的切花种类,蝴蝶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1形态特征
蝴蝶兰约100种,原产欧亚、北非、北美和中美。两个很有名的种:二叶舌唇兰开白花,植株较小;绿花舌唇兰花大,绿白色,株形也较大。两者均有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状花序。[1]
蝴蝶兰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正面绿色,背面也一样,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菱状 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 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 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 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花期4~6月![1]
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似蝴蝶般的兰花”。它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归入气生兰范畴,可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无匍匐茎,也无假球茎。每棵只长出数张活象汤匙般肥厚的阔叶,交互叠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气根则露在叶片周围,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极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时节,一枝长达盈尺的花梗就从叶腋抽出,然后一朵接一朵地开放。每花均有5暮,中间嵌镶唇瓣。花色鲜艳夺日,既有纯白、鹅黄、绊红,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蓝。有不少品种兼备双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绣上图案的条纹,有的又有如喷了均匀的彩点,每枝开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连续观赏六七十天!
蝴蝶兰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它虽属气生兰,但却没有假珠茎,仅基部有极短的茎。叶宽而厚,长椭圆形,可达50厘米以上。有的品种在叶上有美丽的淡银色斑驳,下面为紫色。花梗由叶腋中抽出,稍弯曲,长短不一,开花数朵至数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长椭圆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开花一个月以上,国外多作切花,是洋兰中的高档品。绝大部分的蝴蝶兰都没味,只有少数有味道,我们叫它带香味的蝴蝶兰,这种蝴蝶兰很稀有,可很多人闻了后说那是臭味,还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得头痛!
2生长习性
由于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在岭南各地如要进行批量生产,必须要有防寒设施,实行保护性栽培 。如果家庭小量种植,在遇冷时立即移入室内便可以安全过冬。切不可触动损伤,否则,就好像打坏了人的嘴巴,要正常进食就困难了。
蝴蝶兰喜欢潮湿和半阴的环境,要求空间经常保持湿度50%~70%,盆内不能淋水过多。如果种于家居阳台,在晴日最好每天洒湿地面三四次,让它的植株能吸收蒸发的水分。在夏秋季节不能让阳光直射。但早上的朝阳对它生长最好)应充分加以利用。如果春季阴雨天过多,晚上要用光管给它增加光照,以利日后开花。对于施肥方法与栽培舞女兰差不多。[2]
蝴蝶兰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经常会发生叶斑病和根腐病,可采用农药百菌清或达仙冲1000倍溶液喷射,每隔七八天喷1次,连喷3次。这些药液沾在叶上留有白色痕迹,可不必抹去,以利于继续发挥杀菌作用
3物种分布
蝴蝶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 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甸、印度洋各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但由于森林砍伐与采集过度,资源明显减少。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选育品种。蝴蝶兰原产于亚洲。在中国台湾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湾出产最多。[3]
4品种分类
蝴蝶兰属是著名的切花种类,全属50多种。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全世界原生种约有70多种,但原生种大多花小不艳,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选育品种!
小花蝴蝶兰为蝴蝶兰的变种。花朵稍小。[4]
台湾蝴蝶兰为蝴蝶兰的变种。叶大,扁平,肥厚,绿色,并有斑纹。花径分枝。
斑叶蝴蝶兰别名席勒蝴蝶兰。为通属常见种。叶大,长圆形,长70厘米,宽14厘米,叶面有灰色和绿色斑纹,叶背紫色。花多选170多朵,花径8~9厘米,淡紫色,边缘白色。花期春、夏季。
曼氏蝴蝶兰别名版纳蝴蝶兰。为同属常见种。叶长30厘米,绿色,叶基部黄色,萼片和花瓣橘红色,带褐紫色横纹。唇瓣白色,3裂,侧裂片直立,先端截形,中裂片近半月形,中央先端处隆起,两侧密生乳突状毛。花期3~4月。
阿福德蝴蝶兰为同属常见种。叶长40厘米,叶面主脉明显,绿色,叶背面带有紫色,花白色,中央常带绿色或乳黄色。
菲律宾蝴蝶兰为同属常见种。花茎长约60厘米,下垂.花棕褐色,有紫褐色横斑纹,花期5~6月。
滇西蝴蝶兰为同属常见种。萼片和花瓣黄绿色,唇瓣紫色,基部背面隆起呈乳头状。
安汶蝴蝶兰组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安汶蝴蝶兰
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subsp. amboinensis 安汶蝴蝶兰白底型
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subsp amboinensis var. alba 安汶蝴蝶兰白化型
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subsp. flavida 安汶蝴蝶兰黄底型
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subsp. flavida var. fuscata 安汶蝴蝶兰褐底型
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subsp. flavida var. flava 安汶蝴蝶兰黄化型
Phalaenopsis amboinensis subsp. flavida var. viridis 安汶蝴蝶兰绿底型
Phalaenopsis floresensis 佛罗勒斯蝴蝶兰
Phalaenopsis floresensis var. alba 佛罗勒斯蝴蝶兰白化型
Phalaenopsis javanica 爪哇蝴蝶兰
Phalaenopsis javanica var. alba 爪哇蝴蝶兰白化型
Phalaenopsis micholitzii 米库氏蝴蝶兰
Phalaenopsis robinsonii* 洛比桑蝴蝶兰
Phalaenopsis venosa 红脉蝴蝶兰(多脉蝴蝶兰)
5培殖方法
蝴蝶兰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法、花梗催芽繁殖法、断心催芽繁殖法、切茎繁殖法和组织培养法五种。
播种繁殖
此法能繁育出大量优良的种苗,而且不易传染病毒和其他病害,还能利用杂交的手段来培育更优良、更新奇、更多花色花型的新品种。
1、自然播种法
将已开裂蒴果散发出来的种子播于亲本植株的花盆中,这是由于亲本植株的植料中或许存在有蝴蝶兰种子发芽时所必要的共生菌。自然播种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无菌程序和操作工具,适用于一般家庭蝴蝶兰种植者,但此法成功的机会甚微,极少应用。
2、无菌播种法
方法是先将未裂开的成熟蒴果洗净,然后置于75%~90%乙醇或氯仿中浸2~3秒,再用5%~10%的漂白粉溶液或3%的双氧水浸5~20分钟。取出种子在同样的消毒水中浸泡5~20分钟,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取出种子,再用细针将种子均匀地平铺于已制备好的瓶中培养基表面。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每天10~18小时,温度保持在20~26℃。9~10个月后,小苗长出2~3片叶子便可出瓶上盆栽植。此法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一般在组织培养实验室里进行,或在规模大、管理严格的组培工厂里进行。
花梗催芽
许多品种的蝴蝶兰在花凋谢后,其花梗的节间上常能长出带根的小苗来,剪下另行种植就能长成一株新的蝴蝶兰。可采用人工催芽的方法确保蝴蝶兰的花梗长出花梗苗,用于繁殖。方法是先将花梗中已开完花的部分剪去,然后用刀片或利刃仔细地将花梗上部第一至第三节节间的苞片切除,露出节间中的芽点;用棉签将催芽剂或吲哚丁酸等激素均匀地涂抹在裸露的节间节点上;处理后将兰株置于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5~28℃,2~3周后可见芽体长出叶片,3个月后长成具有3~4片叶并带有气生根的蝴蝶兰小苗;切下小苗上盆,便可成为一棵新的兰株。
断心催芽
兰株因冻害、虫害、病害以及人为等因素而致使其生长点遭到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会从兰株近基部的茎节上长出1~2个新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繁殖蝴蝶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茎顶最高的心叶抽掉,注意要将茎尖生长点破坏,使其无法向上生长;伤口晾干或用杀菌剂涂抹消毒灭菌,经过一段时间即能在近基部的茎节上长出2~3个新芽;待新芽长大并有根系从基部长出时,就可切下另行种植,成为一棵新的植株。[5]
切茎繁殖
切茎繁殖法的原理是破坏茎尖生长点,以诱发潜伏芽生长。蝴蝶兰植株的叶腋处虽有潜伏芽1~3个,但多不能萌芽成株。可待植株不断向上生长、茎节较长后,再将植株带有根的上部用消毒过的利刃或剪刀切断,植入新盆使其继续生长,下部留有根茎的部分给予适当的水分管理,不久就可萌生新芽1~3个(依植株本身的性状及管理方法而定)。如植株的茎较长,亦可考虑分切多段,只要每段有2~3节节间或长2~3厘米以上并有根一条以上者,就有可能长成一棵新的植株,但如果植株的根茎均已干枯死亡,则此法无效。[5]
组织培养
采用组织培养法来繁殖蝴蝶兰,可以获得与母株完全相同的优良的遗传特性。通过 这种方法产生的蝴蝶兰苗通过称为分生苗或组织苗。用于进行分生培养的植物组织(外植体)可以是顶芽(茎尖)、茎段(休眠芽),也可以是幼嫩的叶片或根尖,但最常见的是采用蝴蝶兰的花梗。因为选用花梗作为外植体,不仅不会损伤植株,而且诱导容易。较老的花梗或已开花的花梗主要取其花梗节芽,而幼嫩的花梗除了花梗节芽外,花梗节间也可作为培养的材料。[5]
家庭繁殖
[6]操作做法:
将开花后花梗上的残花连花梗剪去,注意保留未萌发的芽节(大约有三四节).
把最上面一二节芽上的苞片小心除去.露出节芽,意不可伤及芽子.
取少量的催芽均匀涂在节芽上,若能将除去苞片后的伤口也涂抹盖上,效果更好.
将处理好的兰花置于适宜的地方(能见光又不直晒).温度需保持在25~30℃、湿度在75%以上,2~3个月就可长出新的花苗来.
当新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在其基部用薄膜包少域水苔裹住,当小苗长出二三根粗根时,即可剪下单独种植。
6栽培技术
(一)温度
蝴蝶兰为热带型植物,栽培温度应该维持于15~34℃之间。适当的温度如下:生长阶段为26~27℃,开花阶段为19~21℃,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温度可维持于18~20℃,共计4~8周。在光线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于18℃以加强催花(诱生花芽)。因为开花时期也要维持叶片生长,低温时期不要太久。在光线不足时,如果气温大于23℃的时间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而损失花苞。[7]
(二)光量
1.在荷兰地区
为得到适当的叶片与根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光线。过多的光量则导致叶片有烧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则导致植株生长停滞、品质不良、花苞发育不当且根部发育不良。适当的光量为2002,在阳光强烈的夏天(1400 W/㎡),要使用80~85﹪的遮荫网。
2.在热带地区
需要具有维持80~90﹪遮荫能力。通常使用遮荫65﹪的固定网与另一组遮荫65﹪的活动网。在具有暴雨的地区,要使用塑料布屋顶以减少病害,并减少雨水对介质的淋洗。(Note:此段内容针对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简易设施,并不是讨论亚热带温室)
适当的光量如下:
(1)成长阶段:5000~8000lux
(2)开花阶段:8000~15000lux
在终年阳光普遍的地区,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折射能力,使兰株叶片都得到均匀光线。高光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三)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微气候、兰苗成长都有益处,并可减少植株损失。其特点如下:
穴盘小苗成长:促进生长快速并减少兰株损失。
生长阶段:促进成长快速与发育更好。
开花阶段:对花梗与花芽发育有帮助,减少花芽损失,增加品质。
在冬天,蝴蝶兰至少需求12~14小时,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适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阳光的天气下使用过量光源将引起叶片转成红色,因而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兰株至少维持8小时的暗期以确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四)二氧化碳浓度
蝴蝶兰为景天酸代谢植物,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适当的浓度为600~800ppm。
(五)相对湿度
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在高温低湿环境下需要增加相对湿度。适用的设备系统包括在温室上方以高压喷雾设备增加雾粒,在植床下方洒水,使用水墙与风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湿。加湿另一个附加效益是降低温度。
(六)其它资料
作物生长在高相对湿度的环境时,白日温度与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温室内部维持恒温,并且要维持良好的空气循环。因此温室高度最好高于植物3~4公尺。
为了能够分析植物生长所面临的问题,微气候的量测与记录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温度与相对湿度都要进行量测与记录。量测作业可使用微电脑或手持的传感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测。
栽培计划
蝴蝶兰切花的栽培区分成两阶段:
生长阶段:自小苗至成熟株。
开花阶段:进行催花与切花出售。
(一)生长阶段
开始栽培时,较小型的品种或分级较小的小苗要在另一植床栽培。大型品种与较大等级可放置成方型排列,但是在叶幅开始接触之前要进行疏盆以避免长成又细又长的叶片。在欧洲,生长阶段所需植床面积约为总栽培面积的10﹪。
(二)开花阶段
经济成本计算,有5年的开花期
在植株已发育成4~5叶后,重新移植在15~17cm盆,盆器间距在此已可固定。具有较大叶幅的品种间距要加大。在兰株已成长至足够的大小,而且根系发育健全时,此兰株即可做为开花株。
每平方公尺平均约有20株,自开花种植到商业生产共有5年。苗株如果太小或是根系发育不良,花梗则更小而且花朵较小,盆插时间也不长,至下次抽梗的时间也更久。
蝴蝶兰应该栽培于透明盆器。透明盆器可确保其成长更有活力,根系品质更好。盆器放在植床上,通风应该良好。活动植床宽度要小于1.6公尺,高度要适当,因此切花工作容易进行。
介质
介质挑选的依据标准如下:大颗粒用以进行排水,细颗粒(非尘粒)用以保持与分配水分与养分。介质如果含有太多的细尘,容易在盆底形成硬层的结构物。荷兰所用的介质为长度12~16mm的树皮与数量2~3kg/的水草。对14~24cm盆等大容器,适合使用较粗的树皮(14~24mm),但是要混合黏性颗粒或溶岩介质(lava)。在17cm的盆器内,添加适当的水草(2~3kg/m)可使介质内水份均匀分布。尤其在第一年的栽培特别重要。在一年内水草将腐损,但是根系已经可以有效地分布于盆器之内。
除了介质之外,盆器的排水性能也同样重要。在灌溉后,盆底的积水不能太久。透明盆器可使根部留驻于盆内,根系会转成绿色。如果根系只有向下无盘根现象,根的固定作用不正确。在灌溉作业后,水与肥份吸收则需要有更长的时间,未来花梗的品质则变得更差。使用透明盆可检查根系是否保持活力而且均匀分布。
在移植后第一个月内介质都要维持湿润。顶部不可以太干。第一周介质水分的变化如果太激烈,在以后的栽培时期则很难补救。但是介质过于潮湿也会产生问题。
灌溉系统
可用的灌溉方法有:
使用滴灌管路,
利用固定喷嘴,由上而下灌溉,
以人力进行,
上述方法加以组合。
蝴蝶兰叶片在叶片施肥时很容易自叶面吸收尿素等肥份。多孔性的介质对根部十分重要,尽管有负面的毛细效应但是其优点更多。在成长初期,使用淋灌或灌溉手臂进行灌溉对作物十分有用。在开花阶段,为了避免浇水引起花瓣上的灰霉病,使用滴灌管路较好。在花梗已有许多花朵时,自上方浇水容易造成花梗折断。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学成分与可见的微生物。水中所含的钠、氯离子不得超过100mg/l ,重碳酸盐不得过量。如果没有良好水源,则必须使用逆渗透处理的水。浇水水量与气候、介质与株龄有关。在西欧的环境,灌溉水量大约如下:冬天7~10天1次,夏天5~7天1次。在生长时期,水温需要为18~20℃以避免根部损失。
在生长期与移至大盆的第一个月,水分必须由上方施用,除了可以确实维持介质足够湿润之外,也可避免介质顶层产生盐化现象。在根部发育健全后可改用滴灌系统。一年至少要有一次自上方给水以淋洗介质。
肥料
蝴蝶兰的施肥可使用复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肥料的施用依品种而异。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须含有Dolokal (L3~4 kg / l)与PG混合物,pH的范围为5.2~6.2,EC范围为0.8~1.2mS/cm。氮肥如果太高会导致叶片过度生长。EC值如果太高,根部则会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测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后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过1.5mS/cm代表此盆内介质已盐化。通常根部会形成桶红色斑点,这时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质加以淋洗。
开花阶段
植株具有5片成熟叶片时可进行催花。在植株足够成熟而且历经一个转换时期即自然抽出花梗。在秋天的自然催花于第二年2~3月即可出售。利用温度与光量调节可控制花期。花梗上所有花苞除最后一朵外而其它花苞已全部开放时即可切下销售。切下花梗时通常已具有三个花芽。第二株花梗即自其余花芽抽出,而且自顶芽开始。然而催出这种新花梗所需求的时间更久,因此是否采用此项先自然开花再抽出第二花梗的方式则由所需花梗品质与销售计划以决定。除了第一花梗,只要植株健康,第二次可有双花梗生成,可以当做切花出售。因此平均每年可售出2.5支花梗。花梗抽出后以吊绳维持挺直以避免变曲。
未成熟花株
在生长时期,未成熟即抽出的花梗需要迅速摘除。在花梗未变硬之前可以以人工摘除。如果花梗已坚硬,则必须以工具切除。摘除或切除作业之前,手与工具都必须消毒以避免传染疾病。在生长期维持27℃的温度可避免此过早开花现象。
分期养护
蝴蝶兰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通过一段过渡期后,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小苗生长阶段的肥水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宜灌肥、浇水,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隔天喷生根粉,喷3次。经3~5天过渡期后,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以水苔全湿为标准。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1周后,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经4个月培育后,小苗长成中苗,此时应换盆。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松紧度可大可小,但必须统一标准。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二、后期管理。开花期即生长后期的管理。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细外,还应控制好温度。首先保持温度在20℃以上2个月,以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8℃以下,45天后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个月后可开花,花期温度略为降低,但不低于15℃,花芽伸出后必须竖立支柱,即在花茎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竖立支柱,并将花茎绑在支柱上,留给花茎伸长增粗的空间。
开花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浇水宜在上午10时实施,避免将水直接洒到花朵上。浇水后采用抽风机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使残留水分尽快散失。此时施肥以花多多2号(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000倍液为佳,视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8]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
栽培方式
洋兰栽培介质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能使兰株根系承受兰花本身重量,保持正常株形,但不能太重,以轻质为佳。
排水性能和保水性能良好。兰根需要水分,但水分又能很快排除,因积水会使根部腐烂,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水分不致很快干燥。
通气性能好。
有相当的矿物质养料。
能维持1~2年不腐烂。
价格不贵、合适,易于获得,操作方便。
适于栽培洋兰的介质有以下几种:
蛇木屑,它是由树蕨的气根加工打碎制成;
泥炭藓;
水苔;
紫萁根,一种是黑色铁丝状的硬质的根,一种是褐色较软的根 ;不易腐烂,含有少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排水通气又保水,耐用。pH值5;
树皮,花旗松和白冷杉树皮碎块,质软通气保水,pH值4~6;
椰糠与椰壳纤维;
其他:棕纤维、干燥的树叶树干树枝、干牛粪、浮石、陶土块、碎砖块、瓦片、蛭石、塑料球等均可栽兰。市场出售的蝴蝶兰盆花使用的介质一般为水苔。[9]
花前花后管理
蝴蝶兰花芽形成后,应多施磷直到开花为止。当花茎向上抽出,有向一边倾斜趋势时,应立支柱绑缚不使花梗断折。以后,花梗渐长渐高,绑缚也应渐次进行,支柱略成弧状,增强美感。在开花期与新叶长出之前停施肥料。花谢后对有5片叶以上的健壮兰株,可留下茎下部3~4节缩剪,日后可望在剩余的花茎上再次开花,浇水不宜过勤,干透再浇。
换盆
当蝴蝶兰有很多根系长在盆外时,或盆内质介变黑腐烂时,就要考虑换盆了。换盆操作步骤如下:
将蝴蝶兰小心地脱出盆体,去掉全部旧的介质;
修理根系,剪除枯根烂根、断根瘪根,如兰株基部太高,即根桩过长,可剪除一部分;
然后将水苔垫在根部,把湿苔藓将根系四周紧紧包住;
盆底用较大的泡沫塑料垫底,把包好苔藓的兰株装入盆中,沿盆四周把苔藓塞紧,使兰株不摇动即可,放于阴处,不浇水,直至苔藓干透。平时喷雾即可(湿苔藓,即把干苔藓浸入水中湿透,取出挤干水分即成)
养护要点
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1.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10]
2.浇水: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湿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80%。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3.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4.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5.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6.花后管理: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5节处剪去,2~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注意要点
1.浇水过频:栽培蝴蝶兰的朋友,总是担心蝴蝶兰缺水,不管栽培介质是否干燥,天天浇水,造成严重烂根。
2.温度过低:通常蝴蝶兰开花株上市的时间大多在早春,而买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厅等处欣赏,这些地方的日温虽然足够,但夜温却稍嫌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栽培的兰花大多是在设备良好的温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长势往往会日益衰弱。因此,有时不论养护得多么好,兰花仍有不开花的时候。
3.施肥过量:有肥就施,而且不注意浓度,觉得施了肥就会长得快。须知蝴蝶兰宜施薄肥,应少量多次。切记“进补”不可过度,不然适得其反。
4.小株种大盆:觉得用大盆,可以给蝴蝶兰宽松的环境,用料充足。其实用大盆后,水草不易干燥,须知蝴蝶兰喜通气,气通则舒畅。
5.花朵干包:蝴蝶兰大多是催花催出来的,离开基地以后,环境改变后很容易出现干包问题,这时不要认为是干的,不要多浇水,而是增加室内的湿度,控制室内的温度,温度不能太高。购花时尽量选花瓣厚的。[11]
一、越夏技术
1.措施:蝴蝶兰的越夏主要就是一个降温的问题,宜采取以下措施:
加双层遮阳网,降低光照,能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降2~4℃)。
地面洒水、灌水。夏天气温很高,但刚从井里抽出来的水温却很低,在16℃左右。因此,用洒水或灌水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降温效果。
叶面喷水,其降温速度最快,但持续时间最短。
通风。墙上每5米远距地高70cm处打一40cm×40cm的方孔,增加通风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高于25℃开风扇,加强空气循环,以利于植株生长。
2.越夏中易出现的不良现象
叶片老化脱落,部分植株下部叶片在越夏过程中出现衰败,夏末到秋天逐渐黄化脱落。
病虫害严重,特别是天气炎热、空气相对湿度太高且无风、高温,易导致软腐、褐斑、病毒等病害发生。
二、切花技术
蝴蝶兰原生地为所有亚洲热带地区。在野外其白日生长温度为28~35℃,夜间温度为20~24℃,喜好高的相对湿度与遮荫状况。此作物由根与叶吸收养分。根系也用来固定植物。
育种计划
在Anthura公司有职业性的育种团队,育种目标分为盆花与切花。此公司也是唯一将切花列为育种计划的公司。父本与母本的遗传特性要求显性差异以确定其子代有稳定遗传性,因此可成为一个新品种。其种源有来自40年前开始保存的品种,也有购自亚洲的新品系。新品种的育成包括杂交育成、选拔、与复制量产。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7~9年。自交配至形成果荚需要6个月,自种子播种至成为实生苗需1年。自实生苗至开花要1.5年。使用1支花梗制作组培苗要2年,自分生苗至开花要1.5年,因此已经过了6.5年。而到此阶段才开始大量复制分生苗。
Anthura蝴蝶兰育种计划有两大方向:切花与盆花。选育计划包括花型与花色。对切花而言,最重要的选育标准包括产生的花梗数目,颜色,最佳品质的比例,分枝数目愈少愈好,花梗的厚度与强度,花梗与花朵的发育、花型、叶序,植物的发育性状,采后贮运特性与瓶插寿命等。采收后的特性与遗传最为相关。观赏期不同可自5天至6周。除了上述主要选育标准,其它次要的选择标准也用以评估品种,例如兰株生产过程的损失率与抗病能力。
苗株特性
Anthura公司提供组织培养苗与介盘小苗。组织培养苗需要特别订购。顾客采用介盘小苗有两个好处:减少小苗驯化期的损失,减少5~7个月的栽培时期。每个介盘内有40株小苗,送达顾客温室时,都可以立刻进行移植作业。
长方盘内小苗其叶幅为10~14cm,通常具有2~3片生长良好的叶片。小苗移植到12cm的软盆之前必须经过分级。Anthura公司并未为顾客进行此种分级工作。通常由栽培者将长方盘内小苗分成大小两级,移植后分别在不同植床上进行栽培。小苗的栽培时期比大苗要多出3~4个月。
小苗移植到12cm的软盆的作业还是以人力为主。小苗要维持垂直,放置在软盆下中央而且要种植于正确的高度。植物生长点如果太深则容易敢染病害,如果移植深度太浅,则支撑不良。移植后软盆的排列十分重要。兰苗成长后在叶片开始相互遮蔽阳光时必须加以疏盆,增加软盆与软盆的间距。
三、栽培管理:
概述
喜高气温、高湿度、通风半阴环境,忌水涝气闷。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由于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8~30℃,冬季15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10℃容易死亡。如果家庭小量种植,在遇冷时立即移入室内保持温度便可以安全过冬。
对它的繁殖大多采用细胞组织培养,经试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约经过两年左右便可开花。有些母株当花期结束后,有时花梗上的腋芽也会生长发育成为子株,当它长出根时可从花梗上切下进行分株繁殖。
质料
由于其气生属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椤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称蛇木)上,让它自行附着生长。这种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时的生态环境。当它开花时把整块板子挂在墙上观赏,确实别有一番韵味。蝴蝶兰的气根颇多,其根尖翠绿,相当敏感,要细心加以保护,切不可触动损伤根尖,否则此根会停止生长。
温度
蝴蝶兰属热带高温兰,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度即进入休眠,低于10℃容易死亡。但高于35℃高温影响生长并容易患病。开花需经历一个月的15~18℃低温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继续持续低温则花梗萌发迟缓。
空气
蝴蝶兰喜欢空气高湿且通风的环境。要求空气经常保持湿度60%~80%,并且保持空气流通最好有微风吹拂,盆内不能积水过多,根如果被液态水包围达6~8小时,极易烂根,所以通气是养好蝴蝶兰的关键,质料需酥松透气则根生长强健。忌干热风吹拂。北方冬季种植不能放在暖气片上或直对空调风吹拂。
阳光
蝴蝶兰自然条件下多附生于热带雨林高树枝干上有树荫庇护。忌[12]烈日直射,否则会大面积灼伤叶片,但也不耐室内过阴,会导致生长缓慢不利于养分存储和开花。最好能放于朝北朝东的阳台或窗台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则生长强健病害少。
水分
由于没有匍匐茎和假鳞茎,蝴蝶兰不耐旱,又由于气生性质 蝴蝶兰也畏涝湿。夏季高温时期保持材质湿润即可,可用喷雾洒水降温增湿(但不能使叶心留水容易烂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湿润的毛巾增湿,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长时间过分阴湿,特别是被液态水长时间包围极易腐烂,如夏日每日浇水量以当日能自然风干为好,间干间湿,这样会大大减少腐根和病害的发生率。冬季少浇水仅保持材质微湿即可。
施肥
蝴蝶兰施肥原则为 薄肥勤施,切忌过浓化肥。浓度以化肥包装说明上标称浓度再稀释1倍左右适宜。即在1500~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兰专用肥。在生长期施氮钾肥 催花期施用磷钾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开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后期应注意适当补充肥料。
四、栽培技术
蝴蝶兰为附主性兰花,栽培时要求根部通气好,盆栽基质必须疏松、排水和透气,常用苔藓、蕨根、树皮块、棷壳或蛭石等。新株栽植后约3O~40天长出新根。
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开花期,多施磷钾肥。并经常在地面、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每年5~6月花后新根开始生长时换企,温度应在 20~25℃。若温度太低,新株恢复慢,而且易腐烂。32℃以上高温对蝴蝶兰生长不利,会促使其进入半休眠状态,影响花芽分化,结果不开花。蝴蝶兰花序长,花朵大,盆栽时需立支架,防止倾倒,影响花容。
花盆要大点花盆大小也很重要,如花卉的根部很大,花盆也要适当增大,如根部较小,也不要用太大的花盆,如花盆较大内装土壤则多,容易使土壤通透性较差。栽种时,兰花、山茶、杜鹃、白兰、栀子等需用酸性土(山土),蝴蝶兰、君子兰用腐叶土,桂花、铁树、棕竹等用田园土2/3,外加煤球灰1/3,目的是增加土壤通透性。[13]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蝴蝶兰开花主要受温度影响。花芽分化需要低温刺激。在日间20~23℃夜间18℃以下低温(但不可长时间低至15℃以下)刺激一月后即可使茎内的潜伏芽转化为花芽。此后当花芽突破表皮长为花梗后,就需要较高温度,以正常的生长温度为宜,持续低温会致使花梗抽发缓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开花期适当增加日照有助于花大色艳提早开花。蝴蝶兰病虫害防治蝴蝶兰病害的发生大多因为环境及卫生不佳导致,尤其是在低温或日照不足时特别容易产生病害,定时的环境清扫及温湿控制、病株快速移除可防止大部份的病害发生及传播。蝴蝶兰的病害一般可分为细菌、霉菌、昆虫、环境产生,发病情形及防治方法如下:
细菌性病害:此类病害一开始多于内部组织繁殖,而后漫延于叶面及株体表面上,常见症状有分泌汁液及腐烂,多因浇水过量或经由昆虫或植株间的接触传染。黑腐病症状:为兰株常见的疾病,蝴蝶兰获病通常全株溃烂而死,是相当严重的病害。防治方法:需特别注意温室通风,也需适当调降温度。若有兰株发生此并需避免喷洒水份,避免病情延漫。应以杀菌粉喷洒预防未获病兰株,并仅快将病株移除。
褐腐病症状:可说是兰病中相当难处理的的一种病害,初期于株体或叶面产生淡色斑点,随后渐渐变浓转成深褐色,并让株体产生皱折。褐腐病发病延伸相当快,从初步发病至皱摺产生发生腐烂只需一日时间,通常早上染病晚间即开始腐烂,是相当麻烦的蝴蝶兰病害。褐腐病大多发生在空气湿度高的环境,由以春夏时节最易发病,此时是空气湿度较高,兰株生长较快的时间,一旦兰株得病易使周围兰花一同获病。防治方法:褐腐病易发生于空气湿度高的环境,若是有兰株发现病状需停止浇水,并且将发病部份剪除,并施以杀菌药物,若是病情严重或有病况扩大疑虑可将病株移除或隔离。若其它兰株有染病风险可以杀菌粉喷洒预防,春夏时湿度亦要严格控制,并且保持兰园通风及环境清洁。
霉菌:环境湿度变化太大或是土壤及养液肥肥力因素引起植株受损,发生霉菌攻击兰猪组织。降低灌溉水EC值、减少介质水分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另外兰花花瓣上的灰霉病也属霉菌病变,会在兰花朵上形小斑点,这种病变的原因在于过于潮湿或是相对湿度太高,需进行温湿度控管。
斑点病症状:大多发病于的叶上,初期叶面会产生圆形黑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散最后导致兰株腐烂,属于菌病一种,多发生于秋冬低温潮湿且通风不良之环境。防治方法:这种病变多发生在低温潮湿且通风不良之环境,防治方法首重改善潮湿并保持叶面干燥,在寒冷天候仅量少浇水,并且提高环境温度并保持通风,物使潮湿水份滞流于株体上。叶枯病症状:叶枯病在初期会于叶尖开始变色,随后逐渐漫延至全叶及全株,最后整株兰花呈深褐色,受害兰株株体硬死。这种病变亦因环境过于潮湿导致,需注意湿度控制。
防治方法
注意兰园的湿度控制,改善通风也是需要特别注意处。若有发病疑虑可喷洒杀菌粉预防,已获病兰花需尽快切除隔离避免灾情扩大。
昆虫蛞蝓与蜗牛蛞蝓跟蜗牛是常见的蝴蝶兰害虫,常发生的病害情形是幼株体被啃咬产生小洞,影响兰花外观及生长。蜗牛与蛞蝓的病害相当快速,短期间就可造成很多兰株受害,一旦发现需尽快处使用除虫药剂驱除。蹒类红蜘蛛蹒类会在叶部叮咬产生变形与变色,造成兰花外观及生长不利因素。可以杀虫剂控制这类病虫。
环境引起的生理异常 花苞掉落在兰花开花完后,若是光线过强室温温度太高,容易发生花期未结束即脱落现像。若是兰花根部发展不良也有可能造成。蝴蝶兰花苞掉落需从以上两点着手处理。斑点兰花产生斑点不一定是病菌问题,有时光线过强或是环境适应不良也会产生相同症状,需注意环境之变化,尤其是株体迁移时亦需特别注意。
病虫害管理
适当的卫生处理与每周去除染病的植株则可防止大部分的病害传播。细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水滴飞溅在植物体上,或是运送过程受到影响。这种病害无法使用化学药剂加以控制。各种病害与传播方式如下: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褐班病是蝴蝶兰最严重的病害。病征在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有油状或心脏形状,而有黄色形状物围绕。处理方式包括调整施肥液的氮量,去除病株与维持稳定的相对湿度。化学药剂对于此种病害并无作用。采用生长状况良好,健康的植株才能避免此种细菌性问题。
霉菌
介质中水分变化太大或是不适合的EC值都引起根部受损,因此促使霉菌攻击组织。对付方法是降低灌溉水EC值,并且暂时减少介质含水率。
灰霉病菌
另一种霉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瓣上的灰霉病,在花朵上形成许多小斑点。发生的原因在于植物处于潮湿状态太久或是相对湿度太高。
镰刀菌
镰刀菌引起黑色三角形的斑点,在基部叶片形成黄色、暗红色。叶片将迅速掉落。根部处于积水中容易发生此病害。
常见病例
叶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斑点,以后发展成近圆形的病斑,病斑边缘有水渍状黄色圈,界限明显。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剪除病叶。发病期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
灰霉病
发生在春季低温高湿时,一般在白花花瓣上出现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发生软腐现象。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湿度,立即剪除发病花朵。发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每10天喷1次,连喷2次。
褐斑病
发生在夏秋高温多湿天气,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大斑,病斑黑褐色,严重时叶片变黑枯萎。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10%宝丽安(多抗霉素)80倍液每半月喷洒1次。
介壳虫
蝴蝶兰最常见的虫害,多发生在秋冬季,室内通风不畅,干燥导致介壳虫危害。防治方法:注意通风,兰株摆放不宜过密,发现少量时可用软布擦洗介壳虫,反复几次可根除虫害。
软腐病
(1)发病症状
细菌性软腐病以危害边叶、心叶、叶鞘、基茎为主,危害边叶时,先在叶片正面出现绿豆大、圆形、水渍状斑点,扩展速度特快,条件适宜时经5~8h能迅速扩展成直径3~4cm圆形水渍、烂斑,进而蔓延成片状乃至全叶,使叶片软腐,叶肉软腐后残留丝状叶脉,并溢出脓样渍液,散发出烂苹果气味。危害叶鞘时,从包茎膜开始沿叶脉向上,使叶片局部变黄,扩展后叶鞘连叶基部分变色软腐,整片叶片脱落。心叶发病和边叶发病症状基本相同,严重时连同基茎一同腐烂,整个植株死亡。
(2)发病原因
2.1棚室重复利用,病菌基数大
引起软腐病的病菌有细菌和真菌2种,它们都在土壤、杂草、钵苗床、种苗上越冬,经风雨传播,从伤口和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均可发病,成为初始病株的主要侵染源。病菌基数越大,当年病害发病程度越重。蝴蝶兰多采用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由于棚室重复利用,室内土壤、苗床、盘钵、墙壁上都寄存有大量病菌,使该病一年重于一年。即使是新棚,由于从疫区引种,种苗本身带菌,也成为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2.2高温高湿
据观察,温度超过26℃、湿度超过60%时,植物开始发病,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加病斑扩展迅速,传播速度加快[2]。温室大棚在保温的同时,也增加了棚内湿度,特别是夏秋季节,湿度接近饱和,温度也大大高于室外温度,即使有风机通风和水帘降温,白天温度仍在30℃以上,夜间也在27~30℃。水帘在降温的同时,又增加了棚内湿度。因此,温室内较室外更具发病条件。浇水时,溅起的水珠极易把病株上的病菌向周围传播,形成以老病株为中心的发病中心区。风机在通风的同时,又加速了室内室气流动,加快了病菌在棚内的扩散。同时,由于夜间湿度更大,病斑扩展速度和植株发病率大大高于白天。一夜间小斑变成大斑,健株变成病株。植株品系间感病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大叶品种较感病,叶面蜡度厚的较抗病,未开花的植株较抗病,开过花的植株较感病,红宝石品种最感病,台村红天使、世华钻石不抗病。
(3)防治措施
3.1做好棚室与种苗消毒工作
春季棚室过苗前,特别是重复利用的温棚,一定要彻底进行消毒,以铲除越冬病菌,减少病菌基数。药剂可用40%福美砷100倍液,或 200倍液室内喷雾,也可撒生石灰500g/㎡进行地面消毒,施药后闷棚3~4d。新区避免到疫区引进种苗,并注意新引进种苗的检验检疫工作,进棚后立即用10%多秀水水剂800倍液喷雾灭菌,连续喷2~3次。感病品系应和其他品系分开培育,以避免同室同床培育,减少交叉感染。
3.2加强水肥管理
蝴蝶兰是需水量多的花卉,但是浇水量过大、过勤,钵体内基质含水量过多,长期处于饱和状态,通气性差,容易引起烂根,影响植株健状生长,降低抗病性。每次浇水时应做到干干湿湿,不干不浇,缓水慢浇,防止水溅到叶片上。以水刚渗到钵底基质为宜。一般以上午浇水为好,避免傍晚浇水和叶片带水过夜,水温尽量和室温接近。对基质长期过湿苗,可去除钵袋晾苗。蝴蝶兰施肥一般都是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以富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和有机肥为宜,幼苗期可施含氮素高的复合肥,催花期施磷钾素高的复合肥,夏季高温发病期还可增施钙、镁等微量元素。
3.3降低棚室温、湿度,加强巡园
蝴蝶兰生长最适温度在25~30℃,最适湿度在60%~70%,但是夏季棚内温湿度都会大大超过此界限,加盖双层遮阴网,不但可降低棚内温度,还可防止强光灼伤叶片。无抽风条件的简易棚应揭开周边棚布降温降湿。装有风机水帘的温室,特别应注意减少晚间水帘淋水时间而延长抽风时间。苗床种苗不要摆放过密,要留有一定的株行距,避免叶片交叉重叠,以利通风透光,为植株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经常保持棚内清洁卫生,做到棚内无杂草和残株病叶。从发病初开始,每天坚持巡园2~3次,及时发现病株,摘除病叶,对病斑小的病叶,可在离病斑4~5cm的健部剪除。全叶腐烂应连同叶鞘彻底剔除。病叶应及时带出棚外深埋。对病残株及时隔离,防止复发感染。所用剪、刀具也要进行清毒,防止人为传播。
3.4药剂防治
对细菌性软腐病,从发病初开始,每隔7~10d轮喷菜菌清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对真菌性软腐病可用80%托布津或80%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连续喷2~3次。喷雾要均匀,做到叶面滴水并淋湿基部。喷药时以15~16时结束为好,以便在夜幕来临前晾干叶面水液,降低棚内和叶面湿度。
病毒
受到病毒感染的蝴蝶兰其病征是花朵变小,生长速度变缓慢。然而有些品种的生长性状不受病毒感染所影响。病毒的病征在低温催花阶段更为明显。病毒对蝴蝶兰最大的影响在于生长速度。
昆虫与小动物
1.蛞蝓与蜗牛
蛞蝓与蜗牛会在幼株上咬出小洞,而也在短短几天内就可以危害许多植株。同时也将根尖咬损。使用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此种小动物。
2.蹒类
红蜘蛛蹒类在叶部引起轻微变形与严重的颜色变化。因为分布为集中状态,可以以杀虫剂控制。
3.蓟马:棕色蓟马通常在每一部位可发现,而且成群出现。化学药剂难以根除。去除病株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4. Sciaridae,fungus gnats: 此种昆虫攻击根尖。施用补食天敌(Hypoaspis predatory mite,100~150/ 2)与悬挂黄色黏虫板可预防感染。
5.蝗虫类害虫多为小型蝗虫。叶片被害后造成大型食痕;幼嫩花梗被害时,严重者会折断;花瓣被嚼食后,花朵残缺不全。
防治方法:①清除杂草,减速少蝗虫繁殖和栖息的场所。②用50%的速灭松乳剂1 000倍液,每隔7~10天喷l次,连续喷3次。
6.介壳虫类害虫主要寄生在兰花的叶片、叶鞘和假球茎上,以刺吸式口器深入兰花的气孔,吸取营养,严重时叶片黄化、枯萎掉落。多发生在高湿、通风不良和阳光不足的栽培场所。该类害虫会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①少量发生时用软毛刷蘸水刷除虫卵,或将发生部位剪除并移出烧毁。②瓢虫是介壳虫的天敌,可捕食大量的介壳虫,从而抑制其发生。③介壳虫发生较多时,喷施50%速灭松乳剂l000 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800倍液,每7~10天喷l次,连续喷3次。
7.蚜虫主要在春季和夏初为害,吸食嫩叶、嫩芽和发育中的花穗、花苞的汁液和养分,致使生长受抑制,叶片和花穗变形、扭曲,发育不良。其分泌的蜜露会吸引蚂蚁,引发煤烟病或其他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①用氧化乐果或除虫菊酯l000倍液轮流喷杀。②红点唇瓢虫、日本方头甲、红环瓢虫等天敌在捕食蚜虫中有较好作用。③用黄色色板诱杀。
8.粉虱通常群集寄生在兰株上,严重时整片叶、叶鞘和假球茎上都会布满粉虱。其繁殖力很强,会导致兰花的叶片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①为害时,喷施50%速灭松乳剂l 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800倍液,每7~10天喷l次,连续喷3次。②用黄色色板可较好地诱杀温室白粉虱。
9.老鼠老鼠会啃食兰花的幼苗、幼芽、花梗甚至兰花的假球茎,常咬成碎片,造成损失。
防治方法:可设置捕鼠器、电鼠器或毒饵。常需轮流使用,才能达到防治效果。[14]
(四)环境引起的生理异常
1.花苞掉落
在开花完成阶段,如果光线过强、温度太高,容易引起花苞自花梗上脱落。根系的品质不良也会造成此现象。花卉在输送之前如果未经适应阶段也会有落苞现象。
2.输送过程的冷害:
植株自生长区运送到销售区,叶面可能产生的橘红斑点,通常由于冷害造成细胞的死亡。其它的环境应力或过强光线也会造成。
(五)药害:由于使用不适合的化学药剂。
采收与包装
花梗要以支柱或吊索加以固定。在还有一朵未开花苞时即可以收获。花梗插入含有16cc的保鲜管。保鲜液可使用Chrysal或是40~45℃的热水。花束放入包装盒内,贮存于7~10℃。如果花朵有轻微萎凋,可切梗再放入40℃左右的热水。瓶插时间自5天~6周,因品种与周围环境而不同。切花包装盒的尺寸为100×15×11.5cm。通常一盒内具有25~30朵花。售价因品种与生产兰园而不同。
1.采收阶段
蝴蝶兰的采收一般包括两个阶段:
蕾期到充分开放;
充分开放到成熟衰老。
2.采收目的
是促进蝴蝶兰的的花蕾开放,使蝴蝶兰能充分展示其观赏特性;
第二是降低代谢,延缓开花和衰老进程,延长蝴蝶兰的寿命。
3.采收方法
蝴蝶兰在花朵完全开放或花蕾开放3~4天的时候采收。离市场近的采收时间可以稍微晚点,离市场远些的采收时间应稍微早一些。另外还要注意一天中的采收时间。上午采收可以保持蝴蝶兰花朵细胞高的膨胀压,即此时的蝴蝶兰花含水量最高,有利于减少蝴蝶兰采后萎蔫的发生,但上午采收因为露水多,也较潮湿,容易受真菌等病害的感染。
7文化底蕴
花语人生
白花蝴蝶兰:爱情纯洁 友谊珍贵
红心蝴蝶兰:鸿运当头 永结同心
红兰:仕途顺畅 幸福美满
条点蝴蝶兰:事事顺心 心想事成
黄蝴蝶兰:事业发达 生意兴隆
迷你蝴蝶兰:快乐天使风华正茂
蝴蝶兰花语:我爱你,幸福向你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