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雕奔马是1969年甘肃省威市雷台东汉(公元25--220年)墓中出土的,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马通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作昂首嘶鸣、飞奔前进状。为了显示奔马的飞驰,作者大胆想象,别具匠心地使支撑马身全部重量的右后足,放在一只飞鸟身上,其它三足腾空,既表达了“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飞鸟,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着地的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表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这一杰作,不仅神态生动,制作精美,想象力丰富,而且艺术造型合乎力学的平衡原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精品,是古代艺术的一颗明珠,已定为我国旅游标志。









唐县怡轩阁铜雕马齐全铸铜马雕塑 大型铜雕八马制作 青铜马定做





铜铸的马。《后汉书·董卓传》:“悉取 洛阳 及 长安 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明帝 永平 五年, 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 上西门 外 平乐观 。” 明 梅鼎祚《玉合记·译宾》:“合有金鹅之献,以代铜马之图。”《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后来阿爸被捆在铜马上活活烧死了,阿妈也***跳进了 金沙江 。”参见“ 铜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