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剥离试验,氢剥离试验机构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3102238283(微信同)
电话:022-23892103 ***:3144667033 邮箱:182@rd-
堆焊层氢致剥离的特征,从宏观上看,剥离的路径是沿着堆焊层和母材的界面扩展的,在不锈钢堆焊层与母材之间呈剥离状态,故称剥离现象;从微观上看,剥离裂纹发生的典型状态有沿着熔合线上所形成的碳化铬析出区和沿着长大的奥氏体晶界扩展的两大类。
氢剥离试验就是在高温、高压的工况条件下对设备母材上堆焊的不锈钢堆焊层是否发生氢剥离(HID)现象进行评定。氢剥离试验参数主要包括氢气压力、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循环次数。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中的特殊条件,对试验参数进行设定。
ASTM G146-2001(2013)高压高温精炼氢设备用双金属不锈合金/钢板剥离性评定规程。
1.剥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于制作反应器本体材料的Cr-Mo钢和堆焊层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不同的氢溶解度和扩散速度,使堆焊层过渡区堆焊层侧氢的质量浓度很高,见图1。反应器器壁暴露在高温高压氢气中,有大量的氢渗入堆焊层及母材。例如,试件在400℃和17.65 MPa氢分压的条件下,不锈钢堆层属于面立方晶格,相当于γ相***,氢的平均溶解量为30μg/g;母材属于体立方晶格,相当于a相***,氢的平均溶解量为4μg/g。当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时,不锈钢堆焊层中氢的平均溶解量为10μg/g,母材中氢的平均溶解量为0.5μg/g。由于不锈钢的过饱和度为3,远远低于母材的过饱和度8,因而母材中的氢向堆焊层一侧扩散,但堆焊层的氢扩散系数远远低于母材,特别在常温时不锈钢中氢向外扩散速度很慢,其结果是氢经过堆焊金属被母材稀释了的过渡层时,就聚集在那里,使该处的氢藏量比高温时还多,其计算值达250μg/g左右,使这部分氢藏量成为过饱和固溶氢而使境界层脆化,降低了境界层的结合力,因而沿境界产生剥离。
(2)由于母材和堆焊层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在界面上存在着相当可观的残余应力。堆焊后经过处理,在堆焊层和母材的境界层处形成粗大的结晶,铬碳化合物在晶间析出,这就是融合层。堆焊层的焊接温度约为2000℃,热处理温度690℃,操作温400℃左右,由于堆焊层与母材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经过上述温度变化,在融合层上残余较大的应力无法消除。
(3)堆焊过程中,在过渡层上可能会形成沿融合层生长的粗大结晶。堆焊后母材的热影响区硬度高达H***0左右,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降到HB230,但焊后热处理对不锈钢堆焊层极为不利。焊后热处理温度升高到690℃以后,母材中的碳向含量较低的不锈钢堆焊层里扩散。而堆焊层中的铬,则向含铬量较低的母材中扩散这样在境界层上生成约50μm厚的粗大结晶,铬碳化物在晶间析出,形成融合层,而在融合层的靠近母材一侧出现黑层即马氏体。
2.堆焊层的氢致剥离的特征
(1)氢气压力和温度越高,越易于剥离,这与氢的吸藏量有关。因为氢的压力和温度越高,氢的吸藏量越多,冷却后就越易剥离。
(2)发生剥离的时间不是在反应过程中,而是发生在***降温之后,且反应器冷却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剥离。
(3)剥离平行于境界层并沿着靠近境界层的粗大晶间发生。
(4)在底层堆焊材料中,以Cr20-Ni10型的308的抗剥离性能***好。
Cr18-Ni8Nb型的347次之,其次为Cr25-Ni13型的309。但是347型表面堆层抗连多***腐蚀的性能好。而309型堆焊层的防止裂纹延伸性能好。双层堆焊层比单层堆焊层抗剥离性能好。
(5)各种底层材料的抗剥离性能与焊接金属中所形成的微观***有密切关系。即抗剥离性能***高的是奥氏体加铁素体加马氏体的混合***,奥氏体加铁素体***次之,奥氏体***的抗剥离性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