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商业活动中出现了各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与此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中,新问题也随之层出不穷。
商标是指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初对于标识的广告宣传、展览仅限于实体的广告牌、宣传单或者电视广告等传统媒介,而网络的出现,使得标识的使用方式五花八门,包括网店中的使用、作为搜索关键词的使用、作为网站域名的使用等等。面对这些新兴的使用方式,其性质应该如何判定呢?怎样在网络环境中切实保护商标权人,同时又防止商标权的滥用而损害了他人或公众的利益呢?
互联网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无形的网络连接在了一起,是互联网将地理上难以跨越的五大洲四大洋变成了信息瞬时交换的地球村,然而这一突破同时也是对于知识产权地域性的一个挑战。在商标法领域中,通过网络跨***将标识用于广告宣传的行为的认定、在网络环境下被动使用行为的定性,通过网络代购行为的评价等等问题亟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标准,有效地对侵权行为予以规制,同时也不至于扼杀了网络发展带来的新的合法行为模式。
网络的发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间差,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新鲜的新闻资讯,简单方便地发送我们个性化的言论,与此同时,商标侵权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速度、影响范围甚至侵权主体的数量都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使得侵权证据难以固定,网络的无形性使得造成的损失难以查明,网络用户审核监管的漏洞使得甚至连侵权人都难以确定等等,对于这些网络时代的副产品,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应对呢?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那一套商标***则遇到了挑战,对于其适用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商标侵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经营模式和载体发生了变化,其实质还是可以通过这一套商标***则来解决不同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条件下的问题,而这就需要***工作者不断地学习摸索,掌握其本质特征,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商标权保护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