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办法:
⑴蓝藻的大量繁殖时会在水的表层形成“水华”,可将表层水排出,同时也可以用一些药进行局部杀灭蓝藻,每次泼洒面积不得超过池塘水面的25-30%,此时要注意池塘的增氧。因为过多的蓝藻亡会大量消耗氧气,广元泥鳅,水质严重恶,容易造成转水。
⑵施用磷肥,调节水体的氮磷比例,使之达到蓝藻不适宜生长的环境。
⑶经常使用“有机酸类解剂”降低水体PH值稳定水质补充碳源降解藻类毒。
⑷经常使用光合***、芽孢菌等调水改水,因为这类***同蓝藻的营养源大体相同,通过有益菌类大量繁殖和蓝藻同时竞争营养源来***蓝藻。
效益分析
农村养殖成本低,养殖场地可租用,泥鳅室内养殖,亦可直接用自家现有的场地建造,低投入,一次投苗,终身受益。
以养殖一亩面积泥鳅,投泥鳅苗20万尾为例:
在成本方面,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人工成本,场地建设、泥鳅幼苗、固体饲料的费用,日常水电费。(一)成本分析基本场地建设预算(各地价格有差异,仅供参考)
a. 养殖场地租金1亩500元(各地不同,请自己调节数据)
b. 种苗费用10000元 (投放20万尾,以0.05元/尾计算)
c. 饵料成本5000元 (纯购买饲料)
注:如果养殖池中的水草、腐殖物、水生物、浮游生物丰富,加上自己产的米糠,麦麸,豆渣,蔬菜等作为饲料,或者人工养殖一些蚯蚓,蝇蛆作为饵料,饲料成本将大大降低,利润会更高。
d. 其他费用:
防病、水电、人工工资,鳅池改造等其他开支5000元左右。
合计:约20500元 (二)收益分析(仅供参考) 当年周期收入
a、养殖周期:泥鳅养殖一般养殖3个月左右成熟
b、每亩产量:3000斤以上
c、售价:保底价14元/斤
d、销售额:3000斤 × 14元/斤 = 42000万元
净收入每亩2.15万元左右。(三)效益总结 a、 养殖一亩,一周期收入2.12万元左右,泥鳅一年可养2-3批次,单人可管理1-5亩,家庭养殖可管理5-10亩。
b、 第二年以后,泥鳅设备,养殖户通过对泥鳅养殖技术的更深层次了解,自己培养种苗,养殖规模不变,建设场地的费用不用支出,第二周期单位亩产出效益更高
泥鳅养殖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的养殖户投身其中。但不少养鳅人却并没有从中获得期望的回报。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发展泥鳅养殖不熟悉,没有突破这个新兴产业的七大瓶颈,泥鳅稻田养殖,下面一起来看究竟是哪些瓶颈!
1、规模化的亲本培育技术
亲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泥鳅的品质和产量,亲本的培育是发展泥鳅养殖重要也是前端的一个环节。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炒种公司”,他们在一些媒体上发布公告,宣称研发出了泥鳅“新品种”, 将从集贸市场上收购上来的野生泥鳅当作“种泥鳅”高价卖给养殖户,这种质量低劣的种苗肯定会造成引种户未养先亏。实际上,我国目前尚无一个审定、命名的泥鳅品种。
2、工厂化的泥鳅苗种繁育技术
苗种繁育是目前泥鳅养殖的大瓶颈,是关乎养殖成败的关键环节,是降低生产成本直接的因素。不掌握苗种繁育技术,就谈不上“人工养殖”。泥鳅苗种的繁育技术不是特别复杂,现在有些科研机构还实现了催产孵化一体化,将催产、孵化同步完成。
3、规范化养殖技术
我们在提倡规模化养殖的同时, 更提倡规范化养殖。规范化养殖是科学养殖的体现,是实现项目持续发展的前提。规范化养殖要体现在泥鳅养殖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和每个细节。
4、成熟的养殖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泥鳅池精养模式、网箱养殖模式、稻田套养模式、混养模式、水泥池养殖模式等。不同的养殖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养殖效益。但现在被宣传得多的是一种“暂养模式”(屯养模式),也就是在野生泥鳅大量上市价格较低的时候购进,集中暂养在池塘中,在春节前后价高时售出,从而赚取季节差价。这种模式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存在诸多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因素,不属严格意义上的人工养殖,不应提倡。
丰鸿九号(图)-泥鳅设备-广元泥鳅由湖北丰鸿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湖北丰鸿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很好的服务和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全网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