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雕塑装饰纹样及铜鼓造型件随着铜鼓的发生而发展。它是实用与审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造型与装饰的高度统一,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习俗、图腾崇拜、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先民文化艺术形态和思想意识的具象或抽象的再现。铜鼓雕塑是我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物品,铜鼓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广西各地相继举行铜鼓艺术节,古老的铜鼓文化备受人们的青睐;同时,取材于铜鼓艺术的歌舞、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品也是层出不穷,表现里铜鼓艺术的极大影响力。
壮乡铜鼓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充分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面貌。南方古代把铜鼓当作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称王”之说。古人曾舍生忘死地去追求它和占有它,把它视为神器,对它顶礼膜拜。铜鼓都为青铜铸,大小不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月光形,边缘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