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认为,本病以饮食不节,过度劳倦,脾胃虚弱为主要发病因素,而内伤七情亦可致病。病证表现有实有虚,但总体上以虚证为多,或虚实相杂,本病患者身体多瘦弱, 常因膈肌位置下降,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胃部韧带过于松弛引发本病,胃下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易饱胀、痞满、嗳气、厌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腹胀可于餐后、久立后及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腹部疼痛呈隐痛或胀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可无反酸有时可觉乏力、心悸、头晕及昏厥等证侯。此外,患者常有消瘦、乏力、低血压等表现。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研究出专治疗胃下垂的专药“益气升阳”系例中药,“益气升阳汤”1号组方药物内含:枳实,川楝子,西洋参,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茯苓,生姜,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沙参,当归等具有健脾降逆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滋养胃阴,健脾降逆,能够治疗胃下垂的同时,增加机体提抗力,因此,针对胃下垂而言,开展中医药治疗,既可以降低西药的副作用,较快的缓解胃下垂的各种症状,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患者经两到三个月的治疗,即可顺利康复
问:我患有胃下垂症 ,经常觉得上腹部饱胀 ,全身乏力 ,食欲日渐减退 ,并时常出现恶心、嗳气、腹泻 ,最近还感到心悸、眩晕 ,且有失眠。曾数次去医院求治 ,吃些药 ,似有些好转 ,但多只能暂时缓解一些症状 ,没几天又反复如故。请问 :此病怎样治最为理想 ,有无方法可使下垂的胃上升而不再下垂。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答 :胃下垂是指胃的下缘在站立时达骨盆 ,胃小弯弧线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一种病变。其发生多见于瘦长体型者 ,女性更为多见 ,多与体质因素有关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消化道疾病导致胃肠功能减退者更为多见。中医学认为 :或饮食失节 ,或劳伤过度 ,或七情内伤而致脾胃不和、中气下陷造成本病。证本属虚 ,但因脾胃气虚、运化失司可致湿阻饮滞、气滞血瘀 ,故亦多成虚中夹实之证。
本病采用以中药辨证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 ,可以取得较满意疗效。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以益气升阳法为主适当配以祛湿化饮、疏肝活血、消食和中等药 ,随证变方 ,均取得明显疗效。不仅症状皆可以消除 ,而且通过 X线钡剂检查或饮水超声波试验证明各取得不同程度升提效果。若能适当增加营养进服补膏、加强腹肌锻炼 ,或更配以温灸、按摩等疗法 ,则获效可更快更明显。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在这里让患者注意 ,通过适当治疗使下垂的胃得以一定程度回升后 ,还可能再次下垂 ,使其不再下垂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认为下面几点需予注意 :一是中药调理时间宜较长。若连服数月已获显效 ,其后可隔日服一剂或一周服 2剂 ,也可连服膏方数剂。二是特别注意饮食营养 ,应选富含蛋白、维生素饮食 ,取食易消化吸收食品。坚持少食多餐 ,忌暴饮暴食及过量饮食 ,坚持平卧休息 30分钟至 1小时。三是避免过度劳累 ,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尤宜坚持腹肌锻炼。四是注意调节情绪 ,避免长期郁怒 ,或超常使用脑力。
康复病例:
1、胃下垂患者:
因患胃下垂病,长期便秘,不服泻药就排不出大便,因不能进食,身体极度消瘦,身高1.66米,体重只有31.5公斤。因为进食很少,7-8天才有大便意感,不服泻药就排不出大便,一天进食不到2两粮食。为了治好胃下垂,就到网上寻找良医。搜索到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运用“益气升阳法”治疗胃下垂的信息,心里很高兴。我立即给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打电话联系。第二天就赶到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找到中医科的专家,医生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给我们用了“益气升阳汤1号”,一天后即进食了一碗软面条了,真神了,我有2年都没吃过这么多的食物了。进食后感觉很舒服,呼吸也感觉舒畅多了。从第3天开始,每天都能自行排便了,后又坚持用中药半年,病人康复。
病例2、患者潘某某,山东东营人,
主要症状:进食后下腹部胀痛不适,便秘排困难,4-5日服泻药排便一次,大便像羊粪便一样,左下腹有个大包块,有轻度压痛。身体日渐消瘦,身高1.65米,体重才45公斤重。曾在本地大医院就诊过,诊断为结肠癌。要行手术治疗,切除有病变的结肠。病人害怕,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听人说吃蛇肉可治结肠癌,于是到处打听那里有蛇卖。病人说刚买蛇吃就花去二万多元。病也没有治好。直至1990年,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经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的专家详细查体,发现其上腹部呈空虚状,下腹部膨隆,像孕妇怀胎五个月的腹形。左下腹可触及拳头大小可移动性的包块,有轻压痛。另可清楚地触及腹主动脉搏动。结合其临床症状,当即否定了其结肠癌之诊断。确诊为重度胃下垂。其左下腹的包块就是下垂的胃体,经用益气升阳汤1号加2号治疗,病人感到呼吸舒畅,病人说,多年来吃饭后没有饱腹感只有下腹部胀满感。按中医的理论,病人脾胃功能严重虚弱,导致中气下陷,滋补脾胃提升中气,是很重要的。所以给予中药提胃汤内服,三个月后胃下垂完全康复,体重增至55公斤。
郑某某,女性,68岁,
有高血压病史,无其他疾患,体质肥胖,体重80公斤,平时血压150-160/90-100mmHg, 因生气后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逐日减少,一天都吃不上二两粮食。腹胀日益加重,尿频,夜间要排尿7-8次,白天每半小时小便1次。自觉喘气都有感到困难,便秘,大便干结,不服泻药排不出大便,痛苦异常。到医院检查,却检查不出疾病。做胃镜检查,诊断慢性胃炎。给病人开助消化药,服后毫无作用。病人从市级的中医院,中心医院,直到省级的医科大学,也未诊断出胃下垂病。患者痛苦不堪,甚至失去治愈的信心。(这位患者肥胖,大夫没有考虑是胃下垂,所以没有让患者做胃造影,而是直接做了胃镜检查)这患者算是幸运的。经他人介绍找到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当时检查,其血压104/64mmHg 脉搏60次/分,体重72公斤。精神欠佳,上腹空虚,下腹胀满。根据其尿频症状,其胃下垂己达盆腔。否则不会出现尿频现象。故诊断为重度胃下垂。给予益气升阳1号治疗,用药后,病人进食,病人当即吃下6个包子和一杯豆腐脑。40多天来第一次进食这么多东西,同时也感到呼吸通畅了。治疗第一个月,病人感到腹胀、尿频等病症消除,继续带药回家,巩固治疗四个月康复。
病例4、王某某,女性,70岁
平时有高血压,150-160/90-100mmHg 一个半月前因生气,吃不下饭,日渐消瘦,50天来,每日进食不到一两半,尿频,每日多达40余次,口乾得不得了,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浅表胃炎和胆结石。但是胃炎和胆结石解析不了不能吃饭和尿频症状。虽有尿频尿急症状,但是尿常规检查无异常。一个多月来到过多个医院检查,就是没检查出胃下垂病。自觉身体实在难于支持,无耐只好找中医诊治,来到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就诊,病史如前所述。患者显得明显消瘦,查体:脉迟缓无力,60次/分,血压110/60mmHg(血压比平时降低近30%),上腹部呈空虚感,但无压痛现象,下腹部胀满,可触及移动性包块,无明显压痛。符合胃下垂体征特点。故诊断为胃下垂(重度),给予益气升阳1号治疗,用药后,病人立即感到呼吸舒畅,胸部压迫感消失,从此以后,病人每天都能进食了。病情也一天天好起来。从第三天开始便能自行排便。经治疗三个月,临床症状消失,达到痊愈。病亲自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谢某某,女,38岁,山东临沂人,
经常出现进食后下腹部堕胀嗳气带酸臭味,全身乏力,尿频,大便秘结,7-8天排便一次,不服泻药排不出大便。每次排便都非常痛苦。月经量少,有痛经现象。每日进食量很少,近10年来因食少,腹胀,便秘到过不少医院看病,做过X光钡透,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下垂7指。医生只给一些治胃炎的药内服。说胃下垂没法治。后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那朋友也有胃下垂病是在营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治愈的,并告诉通信地址,所以,我才能找到这里来治病。河北省医学科学研院中医科听完患者的病情介绍,甚表同情。
查体:身高1.68米 体重50公斤面色淡白,呈贫血貌,脉搏微弱,迟缓无力每分钟60次,血压100/70mmHg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上腹部呈空虚感,剑突下压痛+ 下腹部胀满,左下腹部可触及可移动包块,轻度压痛。余未见异常。根据症状及体征诊断:胃下垂(中度)治疗:给予益气升阳1号治疗。(2)能量合剂静滴每日1次,10日 为1个疗程。患者从治疗第3天开始即能自行排便。饮食逐渐恢复正常。治疗15天后,临床症状消失,脉搏72次,血压110/70mmHg 体重55公斤。回家后,正常上班亦不觉得劳累。
。
气功:卧位呼吸法:患者取仰卧位,臀部适当垫高或将床脚垫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闭,重复进行;吸气时行舐上腭,默念字句的第1个字,呼气时落舌,默念第2个字,停闭时舌不动,默念其余的字,默念字句可为“胃上升”、“胃体上升”等。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安南大街98号
河北省医学科学究所中医科
联系人:周桂红
咨询电话: 0311-80808391
电话邮箱:p8080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