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范围:
⑴ 电话交换机 ⑼ 启动用、船用、发电机、发电机
⑵ 电器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 ⑽ 无线电通讯系统
⑶ 计算机不间断电源、 ⑾ 电动车
⑷ 输变电站、开关控制和事故照明 ⑿ 便携式电器及采矿系统
⑸ 消防、安全及报警监测 ⒀ 交通及航标信号灯
⑹ 通信用备用电源 ⒁ 发电厂、水电站直流电源
⑺ 变电站开关控制 ⒂ 铁路用直流电源
⑻ 太阳能、风能系统 ⒃ 移动机站、应急照明、
⑺ 变电站开关控制、办公自动化系统
理士蓄电池特点:
1、寿命长:循环寿命达到3500次以上,使用寿命9年以上,保修期3年,年均使用费用比普通低约。 普通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在次左右,最高也就500次左右,本公司随售电池组循环寿命均在3500次以上。以上数据我们已经在公司实验室得到验证,电池组循环1700次容量只衰减了初始容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正在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中心测试的数据,循环1500次容量只衰减了初始容量的百分之8,额定容量的百分之二。综合性能价格比比普通电池和锰酸锂电池都要高得多。
2、安全性好:有更高的热稳定性,钴酸锂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温度大约为150度,锰酸锂氧化还原反应放热温度大约为250度,而磷酸铁锂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温度大于400度。因此在安全性方面电池有本质上的区别,和普通电池不完全相同。当出现撞击、重压、针刺、短路、高压充电、高温等破坏性情况发生时,本公司电池不会危险或燃烧,使用户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3、体积和重量优:同等容量下电池的体积重量比普通电池略大一点,同普通电池比较重量是普通铅酸电池的2/3左右,体积是普通铅酸电池的一半左右。因此在保证消费者使用既经济又安全产品的同时,使消费者最大限度体验到本公司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带来性能的提高和轻便。
4、功率特性好:在专用充电器下, 0.2C充电5-7小时内即可使电池充满,最大放电电流可达4C。有特殊要求,放电电流甚至可以达到30C,充电电流可以增加到3C。
5、负载能力强:电池放电电压平台平稳,负载能力比普通铅酸强。
6、完善的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是以电池管理监控单元为核心,通过均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保护电路,实现对电池组的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和温度进行保护,并对电池组内各单节电池的过充、过放进行保护,存储历史记录,进行诊断分析,并通过CAN-BUS通信将电池信息上传告警。
主要优点:
1、阻止正极脱落,由于采用纳米级气象级高导多聚硅酸盐电解质,有机物与无机酸共同起作用,无机硅晶提高了正极板表面的压力,阻止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从而进一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12V系列硅能电池设计寿命为15年;2V系列硅能电池设计寿命为15~20年。
2、板栅更耐腐蚀,采用专用重型多元银合金,使板栅耐腐蚀性更好,使寿命更长;
3、气体复合效率高,水耗少,由于采用专用重型银元素的多元合金和由于采用纳米级气象级高导多聚硅酸盐电解质,大幅度降低合金电阻,提高了氢的过电位,达到极小的气化速率,更高气体复合效率,使寿命更长。
4、极化减小,硅能电池的特殊工艺过程 所采用的材料和配方保证形成多微孔结构的电极。增加了表面积和电极与电解质的反应界面。并由此降低了电极的电流密度,减小了电极的极化,提高了电极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增加了电池放电电压和输出功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性能,并且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5、内阻更小,由于采用专用重型多元银合金和纳米级气象级高导多聚硅酸盐电解质,大幅度降低了30%的电池内电阻,使寿命更长。
6、增加电池酸量,防止电液分层,阻止极板支晶短路,确保电池使用寿命长。
最佳成本最优电池:
我们知道,铅酸蓄电池的极板上有很多不规则的小孔,在充放电的不断反应中,导致极板被腐蚀。而局部的腐蚀会影响到整个极板的功能,进而导致电池整个的功能的衰减,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例如,浮充时,铅酸蓄电池极板被腐蚀率为0.3mm/年,如果极板的厚度为4.85mm,那么这只电池的使用寿命为16年。VISION 电池先进的GY极板制作技术,大大的降低极板的被腐蚀率。GY极板制作技术与欧洲先进工艺相结合,可以把极板被腐蚀率降低到0.12-0.15mm/年,即使极板的厚度仅为2.8mm,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可长达20年之久。因此,VISION的2V纯铅电池在同样反应表面的情况下,其耐腐蚀度比一般的铅酸电池要高50%,设计使用寿命更是长达22年;即使同样使用寿命的设计下,纯铅电池的极板也要比普通电池的极板薄很多,比传统的铅酸蓄电池体积小30%,重量轻25%。同时也因为单个电池内部的极板数量增多,低内阻、高压缩比、最优化的电化学设计与材料工艺设计等优点,使得VISION 2V纯铅电池可以产生更高的电量。为了节约安装时间与安装用地,2V纯铅系列的电池还可以组装为一套完整的电池架,简化了安装设置流程,缩短了安装时间,仅需5分钟即可安装成功。在同一电源系统中,和胶体电池相比,空间面积最大可以减少35%左右。无论在原材料体积还是运输仓储上都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确实做到了最佳成本最优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