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693MDL390
IC693MDL390
IC693MDL390
关锡友甚至琢磨着把项目断掉。他说:“后来我着急了,就跟老朱说,别人都能拼(凑),你咋不能拼(凑)一个呢?老朱就是不干。他说他不做***,就是要整一个真的。2012年从德国回来我就告诉自己,豁出来了,就再给老朱他们投一年吧。”
“i5”诞生
当上海团队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自主开发时,他们把数控系统的核心研发项目命名为Nut(i5***初的工程代号)。这个名称包含着两层含义。
***层含义是美国俚语中的“傻瓜”,因为在和A公司的合作过程中,中方的开发人员经常感到对方把自己当傻子一样糊弄;
第二层含义则是“坚果”,上海团队不信自己啃不下来这颗坚果。
结果没有悬念,上海团队开发的数控系统成功了。
2010年12月,上海团队突破了整体系统架构。
2010年12月,***套Nut实验系统测试成功。
2011年6月,***台Nut样机成功搭载在VMC(立式加工中心)系列机床上。
到2012年,上海团队开始着手推进整个系统的工程化开发,***台自主研发的数控车床产品和***台数控铣床产品前后测试成功。
如果你想从上海团队开发数控系统的过程中找到“壮举”,你会失望的。从2008年到2012年,上海团队做的就是开发出一个一个的算法,写出一行一行的代码,然后把一个一个的“空格”填满。截止到2011年年底,上海团队一共进行了1917个大小版本的数控系统更新,累计了1032条测试用例。
其中,数控核心部分拥有整体代码20余万行,核心代码2万行,核心算法50余个。在伺服驱动控制技术上拥有核心代码2万余行,核心算法20余个。大部分组件及算法因为保密没有申请著作权或专利,申请了软件著作权的非涉密组件有10项,还为3种独创的算法申请了发明专利。经过4年的努力,上海团队攻克了框架里的每一项技术,做出了所有的算法,写出了所有的代码。
IC693MDL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