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过程总阻力1/K为气膜阻力11和液阻力之和、1バ为液限阻力1Aん。与气膜阻力之和。在总传质阻力中、气的阻力远远大于液膜阻力,则称为气膜控制;若液膜阻力远远大于气膜阻力则称为液膜控制,分吸收过程的膜控制情况见表4-8。表4-8部分吸收的膜控制情况
气、液控制液膜控制气膜控图水吸收CO水成氨水吸收氨水或弱碱吸收水吸收丙浓***吸收SO水吸收氧气浓***吸收NO水成稀盐酸吸收HC水吸收水吸收氨酸吸收5%氨碱吸收H2S或氨水吸收***溶液吸收H2S液体的蒸发或冷要提高过程的吸收速率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气液相对运动速度,以减小气膜和液膜的厚度:②增大供液量,降低液相吸收浓度,以增大吸收推动力;③增加气液接触面积;④选用对吸收质溶解度大的吸收剂。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速率
对于典型的气液相反应:AA+Bw气相组分A与液相组分B的反应全过程,根据双膜理论可表示为图4-3(b)的过程,要经历以下步骤
①气相反应物A从气相本体通过气膜向气-液相界面传递;
②气相反应物A自气-液相界面向液相传递;
③反应物A在液膜或液相主体中与B发生反应(视反应速率的快慢而定);相界面相界面AGCA(慢反应)CA(快反应)()物理吸收(b)化学吸收图43液相中A的浓度变化烟气脱疏脱硝技术基础。反应生成的液相产物留存在液相中(如有气相产物生成则向相界面扩散),气相产物自相界面通过气膜向气相本体扩散。化学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质一般要求吸收剂在吸收条件下的蒸气压很低或趋于零,化学反应只在液相内发生。所以上述过程不存在组分B从相界面向气相扩散的问题。在吸收过程中,当传递速率远大于化学反应速率时,实际的过程速率取决于后者,这就叫动力学控制;反之,如果化学反应速率很快,而传质速率很慢,过程速率主要取决于传质速率的大小,称为扩散控制对于化学吸收过程,气膜的传质速率仍可按与物理吸收相同的式(4-29)表示。在气处,组分A仍处于平衡状态,可用亨利定律描述。液膜中的情况,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却很不相同。对于化学吸收,组分A按分子扩散从扩散至界面溶解后,在液膜内一面进行扩散,一面进行化学反应,若在液膜内未反应完还要转移至液相主体中进行。由于液相中有化学反应的存在,组分A的浓度CA降低加快,从而使过程吸收速率提高。在过程稳定的情况下,仍可采用费克定律来描述液膜中的吸收情况(4-38)NDdz
若已知组分A在界面处的液相浓度梯度,就可利用上式求得液膜内的过程速率。在液膜内
对组分A作物料衡算可得到液相浓度分布规律。对稳态过程有:(扩散量)一(扩散量)m=微元体积的反应量(4-39)dc「-D-(-盟n)ーいA(4-40)即dz式中,A、d2分别为徵元体积的断面面积和厚度。整理得:d CA=(-r)D dzi(4-41)同理对B做物料衡算有:d Ci而反应动力学方程:ra=f(CA, CB, 1)(4-43)若式(4-41)边界条件给定,反应动力学方程简单,就可求出液膜中组分A的浓度分布,代入式(4-38)中得到液膜中的过程速率方程,将其与气膜中的传质速率方程式(429)和气液相平衡关系式(431)联解,就可获得吸收过程的总速率方程式NA。由于反应动力学方程一般较复杂等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求解困难。用吸收法处***态污染物时,化学吸收剂一般能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