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红杂交天麻是选用宜昌野生乌天麻同野生红天麻杂交而成,集合了父母系的优点:抗疒虫害力强、形态好、***用品质即天麻素含量高达0.08%,比乌天麻高60.24%,比红天麻高出一倍多;乌红杂交天麻产量高,每平方米单产达7.5公斤,比乌天麻高出4公斤,比红天麻高出2公斤,生长周期与乌、红两种天麻差不多。
乌天麻亦称铁干天麻。植株高大,***高可达150~200厘米根状茎肥厚,块茎状,椭圆形至近哑铃形,肉质,长8-12厘米,直径3-7厘米,有时更大,具较密的节,节上被许多三角状宽卵形的鞘。茎直立,秆灰褐色,有白色条斑,无绿叶,下部被数枚膜质鞘。总状花序长5--50厘米,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 5厘米,膜质;花梗和子房长7-12毫米,略短于花苞片;花扭转,黄绿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长约1厘米,直径5-7毫米,近斜卵状圆筒形,顶端具5枚裂片,但前方亦即两枚侧萼片合生处的裂口深达5毫米,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轮裂片(萼片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内轮裂片(花瓣离生部分)近长圆形,较小;唇瓣长圆状卵圆形,长6-7毫米,宽3-4毫米,3裂,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与花被筒内壁上并有一对肉质胼胝体,上部离生,上面具乳突,边缘有不规则短流苏;蕊柱长5-7毫米,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1. 4-1. 8厘米,宽8-9毫米。花期6-7月。茎秆灰褐色,有白色条斑。花黄绿色,花期6-7月。果实有棱形、倒楔形。块茎大的可达800克。根状茎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节较密,***长可达15厘米以上,单个***大重量达800克,含水量常在70%以内,有时仅为60%。块茎繁殖率、种子繁殖率也不高。产量也不高,但折干率教高,质量好,***用价格高。主产于中国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至西北部,在云南栽培的天麻多为此变型种。乌天麻是名贵中***,用以治療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
在沪举行的第五届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上,“健康***”洪昭光***提出新观点:“食用菌类天麻、灵芝、***等预防***胜过半个悘生。”洪***指出:人类健康面临心脑血管疾疒、***症和***三大难题。天麻具备延缓血管硬化作用,它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由于含有有多糖体,它能提高***能力,抵抗******物、******和***性线对身体的损害,包括有******、抗***作用;由于有***化作用,而氧化是人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天麻还有***老的***
1、选地:选择透气性良好的砂土和砂壤土种植天麻,另外不能连作,应消灭老窝。
杂***类较多,有的在土壤粘重、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容易生长,有的在浇不到水的地方易生长。如室内栽的天麻,浇水不匀,常在浇不到水的地方长杂菌。水分适宜的地方蜜环菌生长旺盛,杂菌就受到控制。所以不管是田间栽植或室内用锯末沙配土栽植都应浇水均匀,室外栽要注意选排水良好的土壤,另外不要在杂菌窝中连栽,山区土地面积大,可选生荒地栽天麻。减少重茬引起杂菌危害天麻。
2、培养菌枝、菌棒、菌床时所选用的***一定要纯。如果培养出的三级固体***或菌枝本身就带杂菌,那么由它们培养的大量菌材也都易受杂菌***。
3、一穴中培养菌棒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要控制在100-200根之内,如果***杂菌,可弃而不用,减少到***低损失。这是防止杂菌污染***好的一种方法。
4、因杂菌营腐生生活,选用新鲜木材培养菌棒***佳,同时应尽可能缩短培养时间。新鲜木材不宜晒干使用。如果无新鲜木材,只有干木材,那么也应选择未朽烂,无杂菌的木棒树枝预先浸透水后再用。
5、菌坑不易过大过深,特别是水位高的地方或降雨量大的地区,易造成过湿、淹窖、且地温低,都不利蜜环菌的生长。
6、土壤或填充物一定要干净未有污染。用土填空时应实而不紧,也不可虚浮。
7、注意坑内湿度变化,应保持坑内适宜湿度。湿度过大,要去掉覆盖物通风或周围挖渗水沟。
8、如发现菌棒上有杂菌,轻者刮掉,日晒1-2日,重者抛弃不用。
9、加大接菌量。菌枝或***放的多,菌长的快,就能***其它杂菌生长。
10、采用纯***伴栽、伴播方法,因***纯,无杂菌污染,用砂覆盖,都可大大降低杂菌污染的机率
酸碱度(HP值)是影响蜜环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蜜环菌生长***适宜的酸碱度为pH值在5.0-6.0之间。南方山区土壤均偏酸,故蜜环菌生长旺盛。在配制固体或液体培养基时将酸碱度调至pH5-5.5,蜜环菌生长良好。
(一)树种的选择
适合做菌材的树种应木质坚实,并且容易接菌。能长蜜环菌的树种很多,一般阔叶树均可。如青杠、槲树,栓皮栎、水冬瓜、桦树等都可以。做菌材时要挑选1-3寸如茶缸粗细的树棒,并锯成1.5-2尺长的节段,每隔1-2寸砍一个鱼鳞口,如果树棒较粗可以砍3-4排,深度以砍***到木质部即可。下面接着介绍菌材的培养场地、培养床的大小。
(二)培养场地的选择
场地要选择透气利水的砂壤土,坡度小于45度。高山区选背风的阳坡培养,地势低,气候温热的地方选阴山培养,中山区选半阴半阳的荒地或林间培养。
(三)培养坑的大小
培养坑的大小没有统一规定,可根据地形和培养树棒的多少而定。为了减低污染菌造成损失,一般一坑不超过200根。菌材的培养方法有:坑培、半坑培、堆培和箱培四种方法。先说: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