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定级规格标准
一等:干货。呈长椭圆形。扁缩弯曲,去净粗栓皮,表面黄白色,有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的枯芽。末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形***。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牙白色。味甘微辛。每公斤26支以内,无空心、枯炕、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长椭圆形。扁缩弯曲,去净栓皮,表面黄白色,有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的枯芽。末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形***。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牙白色。味甘微辛。每公斤46支以内,无空心、枯炕、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长椭圆形。扁缩弯曲,去净栓皮,表面黄白色,有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的枯芽。末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形***。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角质,牙白色或棕***稍有空心。味甘微辛。每公斤90支以内,大小均匀。无枯炕、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每公斤90支以外。凡不合一、二、三等的碎块、空心及未去皮者均属此等。无芦茎、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家种或野生天麻,均按此分天麻等级。
天麻种子的培育可通过采集初生的野生天麻做种苗,在密环菌材中培育到开花时,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这种人工有性繁殖的目的是提高天麻着果率。7~8月收获种籽,即可播在小窖里。小窖以宽60~70厘米,长约100厘米,深28~35厘米为宜,窖与窖之间留出土埂,以利天麻的块茎向四周生长。天麻和密环菌繁殖和生长旺期的***适温度是20~25℃,***适湿度是80%左右,各地可根据情况适时播种。
天麻种籽播种光将窖底上挖松,铺入一层腐殖土,然后放育有密环菌的菌材块,用一些阔叶子树叶填空。若全部采用能培育密环菌丝体的树段,则要在段木的削皮处撒上切细的野生菌素。再将种籽按 6~8厘米的距离栽放在菌材(或木段)上,上面覆盖一层树叶、锯木屑或草本植物的细须根,***后才加盖上层。窖的湿度,应常年保持在45~60%。2~3年后,可进行采挖,大部分用于加工天麻***材,其余可作为种天麻继续扩大生产。
一、防旱
根据天麻生长习性,春季天麻刚萌动生长需水量小。6、7、8月份是其生长旺盛时期,需水量较大。9月下旬后,天麻定型,处于养分积累阶段不需要大水。在我国长江南岸及沿长江地区栽天麻,雨水较多,一般不进行***。但夏季遇伏旱时,也要注意浇水保芽。因为7月份正是新生麻迅速生长的季节,幼嫩的芽子还不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威胁。在长江北岸及北方地区,尤其是一些土层脊薄的地区,夏季更应注意防旱。
在山地栽种的天麻***时要沿坡的斜面,并于天麻窝的上方挖一洞穴,看到菌棒的一头,即可浇水待水渗入后再覆土填平洞穴。平原地区浇水,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尤其是种子发芽的原球茎,大水漫灌会使大量原球茎***。应用喷水方式只要将上层干土层喷湿和下层湿墒接上就可以,并且应勤浇,轻浇。
二、防涝
一般情况下,夏季雨水大些对天麻生长是有利的。但遇大暴雨后应检查容易积水的天麻窝,注意及时排水。尤其是底层土壤排水不良和低洼的地方以及在平原地区栽天麻,大雨后都需注意排水。对天麻生长影响***大的不利因素是秋涝。秋季气温和地温都逐渐降低,天麻生长缓慢,将要进入休眠期。水分大,蜜环菌则会***了种麻的防御结构。在环境条件不利天麻生长而蜜环菌仍能生长的情况下,侵染麻体的蜜环菌则进一步深入内层,突破天麻消化层而进入中柱层,引起麻体腐烂,新生麻就停止生长。因此,在9、10月份要特别注意开好排水沟,防涝、防止天麻窝内积水。
三、防冻
天麻一般来说能耐低温。如1971年,北京引种的天麻窝,在20厘米深栽植层的土壤地温在-3℃条件下能越冬,虽周围土壤已***,但天麻块茎仍未受冻。我国寒冷的吉林省抚松县,海拔774.2米的地区,元月份平均温度为-15.7℃,***低温度可达-34.7℃,仍有天麻分布。但这些地区必须有40-50厘米厚的自然积雪覆盖,天麻分布层的土壤温度在-5℃以上,天麻不至于受严重冻害。通过实地观察,头一年栽种的天麻,冬季未进行采收的要比当年新栽种下去的天麻抗寒力强,东北地区,当地野生分布的天麻要比由南方引种去的天麻抗寒力强。另外骤降低温,在有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天麻受冻。如果-10℃的低温发生在冬季10-11月份,天麻容易受冻害。如果是1-2月降温,天麻受冻害就轻微。因为天麻已经过了几个月的低温锻练,提高了天麻抗逆能力。但是如将天麻暴露在空气中则抗寒力降低。于零下2-3℃的条件下只放置半天或一夜,天麻块茎表面就会变为鲜红色,遇暖解冻后麻体内呈现白浆状。故冬季翻栽天麻的时间不宜太晚,以防止天麻暴露在空气中遭受冻害。